永王东巡歌·其二
李白〔唐代〕
三川北虏乱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
但用东山谢安石,为君谈笑净胡沙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,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,似晋朝的永嘉之难。
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,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净胡沙。
注释
三川:指洛阳。以其有河、洛、伊三川。北虏:指安禄山叛军。
东山:谢安隐居处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郁贤皓 编选.李白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204-205
2、
裴斐.李白诗歌赏析集.成都:巴蜀书社,1988:230-233
3、
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97-303
创作背景
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(757)正月。当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(即浔阳)。此诗宋本题下注云:“永王军中。”这组《永王东巡歌》即在永王幕府中所作,此诗为其中第二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裴斐.李白诗歌赏析集.成都:巴蜀书社,1988:230-233
2、
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297-303
简析
《永王东巡歌·其二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,国灾民难之甚且危,目的在衬托后两句诗人的宏图大略,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,增强了诗的力量。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,欲抑故扬,跌宕有致,表达了在国家大难当头时,诗人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的爱国之心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7篇诗文 5967条名句
赠卫八处士
杜甫〔唐代〕
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
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
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
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
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
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。
问答乃未已,驱儿罗酒浆。(乃未已 一作:未及已;驱儿 一作:儿女)
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
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
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
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。
遣悲怀三首·其一
元稹〔唐代〕
谢公最小偏怜女,自嫁黔娄百事乖。
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(荩箧 一作:画箧)
野蔬充膳甘长藿,落叶添薪仰古槐。
今日俸钱过十万,与君营奠复营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