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蒲二首
佚名〔未知〕
青蒲衔紫茸,长叶复从风。
与君同舟去,拔蒲五湖中。
朝发桂兰渚,昼息桑榆下。
与君同拔蒲,竟日不成把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青青的蒲草开着紫色的细茸花,时而有一阵风吹过,轻轻拂动着蒲草的叶子。
我与情人一起乘着小舟,在碧波万顷的五湖上慢慢飘荡,拔着蒲草,心情非常愉快。
清早,天才刚刚亮,和情人从桂兰渚出发,劳作一天后,晚上就歇息在桑榆之下。
在湖上,和情人一块儿拔着蒲草,心里沉浸在甜蜜之中,可是只顾与情人说笑,拔了半天,手里的蒲草还没有一把呢。
注释
青蒲:即蒲草。水生植物。嫩者可食,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。
紫茸:紫色细茸花。
渚:水中小块陆地。
创作背景
诗人自己与所爱之人一同拔蒲,由于两人沉醉于爱情的欢乐中,早把劳动忘到九霄云外,所以拔了一天还不足一把,从而创下此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宫云维·情诗三百首辞典: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2006年4月
简析
《拔蒲二首》是一组五言古诗。第一首诗写出发,以景物衬托心情,寻常之景在女子眼中变得美好的原因是“与君同舟去”;第二首诗写收获,以劳动表现恋情,借拔蒲之机热恋相聚,而实则无心拔蒲之情。全诗看似写拔蒲劳动,无一字涉及爱情,其实浓缩着言外之情和丰富的诗意。
纥干狐尾
佚名〔未知〕
并州有纥干者,好戏剧。邑传言有狐魅,人心惶。一日,纥干得一狐尾,缀于衣后,至妻旁,侧坐露之。其妻疑为狐魅,遂持斧欲斫之。纥干亟云:“吾非魅。”妻不信。走,至邻家,邻家又以刀杖逐之。纥干叩头谢:“我纥干也,第戏剧耳。何意专杀我?”
二翁登泰山
佚名〔未知〕
昔有二翁,同里而居。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、雍,然未尝登泰山,君有意同行乎?”甲翁曰:“是山余亦未登,然老矣,恐力不胜。”乙翁曰:“差矣,汝之言!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,今吾辈方逾六旬,何老之有!”甲翁曰:“甚善!”翌日,二翁偕往,越钱塘,绝长江,而至泰阴。夜宿,凌晨上山。乙翁欲扶之,甲翁曰:“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。”自日出至薄暮,已至半山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