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幽深的竹林拦住了夕阳,横放斜插的竹枝、竹叶,形成了庞大的阴影,笼罩了林旁的小池塘。草木深处薄烟袅袅;浅浅的河水上浮动着败草残叶,这种景色只有深秋季节才能般配啊。荒凉的亭子才打扫好,秋深风紧,我们正好借酒暖身,但是眼前已不再是早春时的景色了。主人用织锦屏风围着荒亭,就阻住了西风的肆虐,见那屏风上面一半绘着美人歌舞图,一半书写有龙飞凤舞般的题辞。
如果是独自一人来这里,那游乐的兴趣就会很快消失;又如果园中的景点太多,也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而无所适从,并且走马观花般的匆匆游览,又会使人觉得乐趣似乎太短促些了。在宴饮时,既可以闲适地坐在柳树下休憩,又能不时回来亭上帽饰交擦
“毗陵”,《汉书·地理志》会稽郡县毗陵。注:季扎所居延陵,汉改之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两浙常州毗陵郡。宋置常州毗陵郡,属江苏。
“竹深”两句,应题。即席绘出丁园中的主要景色:竹林。此言园中一大片幽深茂密的竹林拦住了夕阳光,似乎想把夕照美景留住,不肯放它轻易过去。横放斜插的竹枝、竹叶,形成了庞大的阴影,笼罩了林旁的小池塘。“断莽”三句,叙园外之景。此言丁园四周空旷平坦,远处一缕孤烟在地平线上袅袅飘升;浅浅的河水上浮动着败草残叶,这种景色只有深秋季节才能般配啊。“断莽平烟”句,有王维“大漠孤烟直”的意境。“荒亭”三句,复述园景。言园子里那个荒凉的亭子由于要在那里设宴,所以
这是吴文英创作的一首宴游词,当时作者陪两位官员宴游丁园。夏承焘《吴梦窗系年》云:“此乃四十四岁时作于常州。”
参考资料:完善
《齐天乐·竹深不放斜阳度》写宴饮,上片描述宴饮之地丁园的内外景色和主客在园内饮酒情状,下片从眼前的聚宴联想开去,陪人宴饮丁园,从开头的“斜阳”始,至“背月”之夜,可谓尽兴。此词虽无深意,在章法上时宕时收,开阖自如,不愧“自成一家”(张炎语)。虽然此词按照时间顺序写,但在行文中有曲有直、有虚有实,可谓疏密有致。全词写景记事善创新词。如首句既点明宴饮时间,又写出篁竹深幽的景观;又如上阕歇拍,用词新颖,含蓄优美;同时在创新词时又善于化用典故,艺术上有独到之处。
太尉执事:辙生好为文,思之至深。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孟子曰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今观其文章,宽厚宏博,充乎天地之间,称其气之小大。太史公行天下,周览四海名山大川,与燕、赵间豪俊交游,故其文疏荡,颇有奇气。此二子者,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?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,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,而不自知也。
辙生十有九年矣。其居家所与游者,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;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,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;百氏之书,虽无所不读,然皆古人之陈迹,不足以激发其志气。恐遂汩没,故决然舍去,求天下奇闻壮观,以知天地之广大。过秦、汉之故都,恣观终南、嵩、华之高,北顾黄河之奔流,慨然想见古之豪杰。至京师,仰观天子宫阙之壮,与仓廪、府库、城池、苑囿之富且大也,而后知天下之巨丽。见翰林欧阳公,听其议论之宏辩,观其容貌之秀伟,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,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。太尉以才略冠天下,天下之所恃以无忧,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,入则周公、召公,出则方叔、召虎。而辙也未之见焉。
且夫人之学也,不志其大,虽多而何为?辙之来也,于山见终南、嵩、华之高,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,于人见欧阳公,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。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,闻一言以自壮,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。
辙年少,未能通习吏事。向之来,非有取于斗升之禄,偶然得之,非其所乐。然幸得赐归待选,使得优游数年之间,将以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,又幸矣!